中文

京剧知识简介

发布时间:2012/6/28

京剧的形成
        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中流行最广、影响最大的剧种。清乾隆五十五年(1790年),四大徽班陆续在北京演出,于嘉庆、道光年间同来自湖北的汉调艺术合作,相互影响,接受昆曲、秦腔的部分剧本、曲调和表演方法,并吸引一些民间曲调,逐渐融合、演变,经程长庚、谭鑫培、梅兰芳等加以改革和发展,逐步形成了有相当完整艺术风格和表演体系的新剧种。
京剧的唱腔基本属于板腔体,以西皮、二黄为主要腔调。用京胡、二胡、月琴、三弦、唢呐等管弦乐器和鼓、锣、铙、钹等打击乐器伴奏。表演上唱、念、做、打并重,多用虚拟性的程式动作。

京剧的行当
        行当是传统戏曲演员专业分工的类别,根据剧中人物不同性别、年龄、性格、职业、外形来划分。京剧的行当大致分为生、旦、净、丑四大类。
生,有老生、小生、武生、红生、娃娃生等。
旦,有青衣、花旦、武旦、刀马旦、老旦等。
净,又称“花脸”。有铜锤、架子、武净等。
丑,又称“小花脸”。有文丑、武丑、丑旦等。

京剧流派
        京剧流派主要是指演员的表演艺术风格和艺术特点,并且这种风格特点得到师承和传播。
旦行的主要流派有梅兰芳的“梅派”、程砚秋的“程派”、尚小云的“尚派”、荀慧生的“荀派”、张君秋的“张派”、老旦李多奎的“李派”。
老生的主要流派有余叔岩的“余派”、高庆奎的“高派”、言菊朋的“言派”、马连良的“马派”、周信芳的“麒派”、谭富英的“谭派”、杨宝森的“杨派”、奚啸伯的“奚派”。
武生的主要流派有杨小楼的“杨派”、盖叫天的“盖派”、尚和玉的“尚派”。
小生的主要流派有叶盛兰的“叶派”、姜妙香的“姜派”。
花脸的主要流派有金少山的“金派”、郝寿臣的“郝派”、侯喜瑞的“侯派”、裘盛戎的“裘派”。

京剧的表现手段
        京剧中把唱、念、做、打称为四功,手、眼、身、法、步称为五法,是京剧的主要表现手段。
唱---声腔、板式。
“西皮”一般适用于表现激昂雄壮、活泼愉快的情感;“二黄”一般适用于表现凄凉沉郁的情感。京剧的唱腔节奏变化多端,板式丰富。有慢板、原板、快三眼、二六、流水、快板、散板、摇板、导板等。
念---韵白、京白、方言白。
韵白是 以“中州韵”和“湖广韵”为读音、咬字、归韵标准的念白形式;京白是以北京音为标准并加以夸张化的念白形式;方言白是以各地方言为基础的念白形式,有苏白、山西白等。
做---是面部表情与身段表演的总称。
打---有毯子功与把子功等。